民进中央: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2024-05-22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林焕新)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提案》。
提案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人工智能缺乏教育应用场景,与教育各环节深度融合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现有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需求不匹配。三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缺乏风险监管。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
一是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科技向善、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应更加关注教育价值、目的和意义,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关注学生认知过程、学习陪伴、成长发展等,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和社会能力;鼓励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丰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引导研发重点指向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破解教育难题和机制创新为导向,构建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与新机制相结合的解决方案;设立研究专项,整合教育、科技、产业三方力量共同制定智能教育产品的规范标准,并不断迭代升级优化;鼓励开展区域性创新行动,开展典型应用试点,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先行先试并积累经验;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育学科的交叉研究,探索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领域的伦理规范;加强进入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估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解释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可控的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二是提升教师队伍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并保持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批判性和选择性;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推动师范类高校开展专题研究,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设计专门课程,提高人机协同育人能力;教育部门开展与人工智能伦理相关的评估、规约制定和教育培训,帮助教师在将智能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同时加强对学生技术伦理的价值引领。
三是规范应用,加强风险监测机制建设。加快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加快制定教育隐私数据采集等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建立准入制度正向引导、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加强监管,避免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分析模型对教育教学产生误导,为积极拥抱智能教育提供明晰的边界与坚实的技术保障;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研究成果与应用产品的使用要求、责任划分与归属,规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产品的使用者与提供者的行为。

猜你喜欢

平安理财天天成长3号48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20日起发行


杠杆炒股配资: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


炒股配资平台推荐:安全可靠,收益丰厚


(新春见闻)浙江仙居:萌娃舞龙闹春迎元宵


我在东莞凤岗睇“村晚”|粤有年味


股市融资杠杆: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


红海危机提振船用燃油需求 IEA上调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选择金毛犬还是拉拉犬?是要选择公的还是母的?


华为等国产机热卖!苹果不屑:iPhone在中国依然最优秀


A股如何配资:撬动财富杠杆,风险与机遇并存


公募基金规模首超银行理财


宏和科技高端产品放量, 推动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5月2日香港周生生黄金价格35800港币两


资本市场工具如何助力突破瓶颈?上交所启动百家民企大调研


擦亮青春奋斗的底色——天津青联凝聚力量挺膺担当


公募造星时代落幕 团队作战渐成主流


英镑美元3月6日最新交易策略


定期报告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立方数科被立案


晋商银行:业绩滑坡、股东减持、资产质量持续下滑


浦发银行:化被动为主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