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科研团队提出实时监测鼻咽癌治疗疗效新方法
2024-10-16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月26日宣布,该中心研究团队利用一种血浆中的生物标志物,实现鼻咽癌治疗效果和复发转移风险的实时动态监测,有望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癌细胞》。
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孙颖介绍,肿瘤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抗肿瘤治疗的进行,动态地发生着改变。理论上,重复进行肿瘤组织活检是获取相关信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有创性检查患者接受度低,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为了探索更加简便、可靠的手段来准确、实时地监测抗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研究团队以鼻咽癌作为研究模型,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大样本的观察性队列研究。马骏院士表示,此项研究为开展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吕佳蔚表示,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鼻咽癌细胞会释放一种名为“游离EB病毒DNA”的物质进入血液,这是鼻咽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采血进行检测。
该研究招募了1000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采集受试者的治疗前、诱导化疗、放疗等不同治疗节点的外周血加以分析。结果显示,抗肿瘤治疗中,游离EB病毒DNA浓度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复发转移风险之间呈现出密切的联动关系。
根据该研究结果,治疗过程中,游离EB病毒DNA浓度在诱导化疗期间或放疗期间实现快速清零的患者,肿瘤在诱导化疗或放疗一开始则迅速缩小,治疗响应性好,3年无病生存率高。相反,治疗过程中游离EB病毒DNA浓度持续未清零的患者,肿瘤则难以消退,甚至增大,治疗响应性差,3年无病生存率低。
孙颖表示,既往治疗模式下,鼻咽癌患者一律接受“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过程中治疗策略不会改变。这项研究表明,在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指导下,鼻咽癌治疗可适时增加或降低强度,抗肿瘤治疗模式有望走向个体化。
【供稿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通讯员】文朝阳 陈鋆 郑敏珊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猜你喜欢

北京市政协委员:发展数字经济 构筑首都竞争新优势


泉州股票配资平台: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风险与机遇并存


美国2月CPI同比上升32% 高于预期


火热!万亩种植规模,数亿元产值,他们全来了


清官海瑞的小楷精妙至极,堪比一流的书法大家,请问有谁见过


上汽集团2024年1月份零售销量超45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港股异动 国富创新(00290)收涨近14% 旗下富强证券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徐超:开工率下滑 焦炭高位震荡


网上配资股票: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风险与机遇并存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开户指南与借记卡申请,我的OCBC开户经历


2025年5月5日内蒙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小资金崛起之路:重仓交易的条件与策略


两天回撤超200美元!国际金价大跳水,后市如何


房产股早盘集体走强 南国置业等涨停


矽品科技中介人才推荐费用全面剖析_企业_hj_服务


“五一”假期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短剧“一夜暴富”只存在镜头里


用力咳嗽、剧烈运动、外力撞击……出现这种“肚子疼”,警惕黄体破裂!_治疗_月经_患者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毛猪价格行情


投顾观市:周一继续上行收阳,向上空间彻底打开!
